打开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健康提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提示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颈动脉狭窄引发脑卒中
发布日期:2025-11-04 作者: 来源: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本期健康医说

甘肃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主任医师霍宏志

通过78岁陈大爷的病例

为大家科普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知识

10月19日,甘肃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霍宏志为78岁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陈大爷,成功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将阻塞大脑供血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完整剥离,使病变的颈内动脉重新恢复通畅与活力,大脑得以正常供血。

“手术后一切都正常了。”陈大爷回忆,此前他频繁出现走路不稳、一侧腿脚乏力的情况,说话也变成“大舌头”,语言表达含糊不清。“当时家人都觉得我可能是‘中风了’,赶紧送我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陈大爷两侧颈动脉均重度狭窄,其中左侧狭窄情况更为严重。霍宏志主任与团队讨论后,决定尽快为其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外科切口暴露颈动脉血管,在直视下将血栓与斑块一并取出,随后再进行血管成形术,扩宽血管腔以恢复血运。

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造影显示,血流在血管内畅通,陈大爷的颈动脉“危机”成功解除。

颈动脉狭窄“元凶”是“斑块”

颈动脉狭窄,指的是可引发脑缺血的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就像交通要道出现堵车,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据介绍,20%以上的脑梗死系颈动脉狭窄造成。颈动脉是大脑主要的供血动脉之一,一旦出现狭窄,会直接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头痛、晕厥等症状。更危险的是,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狭窄血管内可能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大脑后,会阻塞脑部血管,严重时会诱发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的元凶就是“斑块”。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颈动脉斑块是“老年性疾病”,但近年来患者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超过40%;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确诊为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接近80%;而60岁以上人群,几乎或多或少存在这类小斑块。

这些斑块在血管内不断堆积,就像水管里的水垢一样,会逐渐影响血液正常流速,最终造成颈动脉狭窄。

有这些症状需警惕颈动脉狭窄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颈动脉狭窄?霍宏志介绍,颈动脉狭窄分为无症状性与有症状性两类。患者在疾病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偶尔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病情加重后,可能出现四肢麻木、短暂性单眼失明,或舌头不听使唤、无法正常讲话等情况。“这些症状大多会在数分钟内自行消失,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放任不管,病情严重时会引发不可逆转的脑梗死,导致偏瘫、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等严重后果。”

不过,颈动脉狭窄并非“不治之症”,通过合理治疗,能有效避免脑卒中的发生或复发。

“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霍宏志强调,若颈动脉狭窄率在50%以下,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控制斑块增生,防止脑缺血发作;若狭窄率达到50%以上(即中重度狭窄),则需考虑手术治疗。此外,部分无症状患者若颈动脉狭窄率超过70%,应首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清除血管内的“垃圾”疏通血管,改善脑供血,同时切断栓子产生的源头。


秋冬季节来临

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

霍宏志提醒

日常生活中预防是关键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控制高胆固醇、高糖食品的摄入

保持营养平衡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一旦出现肢体无力、麻木或眩晕等

脑缺血相关症状

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尽早清除颈动脉血管内的“垃圾”

降低脑梗发生风险

避免因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而引发严重脑中风


下一条:别忽视!孩子也会得高血压,这些信号和应对方法家长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