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点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推荐
甘肃卫生事业发展70年数据展示(一)
发布日期:2019-10-11 作者: 来源:

卫生健康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甘肃省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量大幅增加。2018年,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885家,是1949年的526.13倍;共有床位162667张,是1949年的834.19倍;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6343人,是1949年的111.20倍。

一、医疗卫生机构数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全省疫病横行,缺医少药,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人民生命健康无保障的局面,大力发展卫生保健事业迫在眉睫,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确立了 “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自此甘肃省卫生事业有了快速发展的开端,医院、门诊部,防疫站等医疗卫生机构纷纷成立。

1949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仅有53家,其中医院40家;1955年,医疗卫生机构突增到704家,其中医院94家。50年代中期,全国上下进入到农业合作化高潮,人民公社时期的到来催生了更多的门诊部,公社卫生院及其他卫生机构,到1960年,全省卫生机构达1355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682家,这使得医疗资源严重紧缺的农村地区就医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为适应新的人民健康需求,政府提出一系列卫生工作政策方案,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发展规划,经过70年的发展,甘肃省已建成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8年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达27885家,是1949年的526.13倍。其中医院6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78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92家,其他卫生机构87家。从总体上看,机构类型和分布更加趋于合理科学。

二、床位数和执业医师数变化

1949年全省53家医疗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195张,每万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2张,低于全国每万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3张;卫生技术人员1406人,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3人,低于全国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5.4人。

经过70年的发展,2018年全省27885家医疗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162667张,是1949年的834.19倍,每万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1.70张,高于全国每万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张;卫生技术人员156343人,是1949年的111.20倍,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2.50人,低于全国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4人。

三、“十三五”以来卫生资源变化

近几年来,甘肃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地区间的不公平性依然明显,资源还是主要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市州。“十三五”期间,甘肃省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线,以信息化为支撑,认真贯彻实施《甘肃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随着政府的投入和宏观调控,甘肃省平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每千人口床位数都逐年增加。从各市州看,嘉峪关市、兰州市、金昌市的执业(助理)医师相对集中,而经济较为落后的陇南市、临夏州、天水市的拥有量连续三年最低,2018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拥有量最低的陇南市仅仅是嘉峪关市拥有量的1/3;嘉峪关市、兰州市、张掖市的床位数相对集中,而甘南州、天水市、庆阳市的拥有量较低,2018年每千人口床位数最低的甘南州也只是嘉峪关市拥有量的1/2。

公平有效的卫生资源配置是保证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矛盾的抓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甘肃省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了长足发展,缺医少药,资源严重短缺的落后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今后,在保持卫生资源配置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还应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缩小地区间差异,加大公平性和就医可及性。


上一条:甘肃卫生事业发展70年数据展示(二)
下一条:州直卫生健康系统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次交流研讨会